邮件小说>科幻灵异>世纪帝国 > 第八十一章 华夏社会主义(下)
    郑宇微微叹了口气,神色有些怅然:“现在看来,朕还是过于乐观了……你们的思想上头还是不够成熟,还缺乏足够的政治头脑。现在朕倒是有点后悔……”

    “陛下……”

    “说来说去,这个党的思想,看来还是要做些正本清源的工作。”郑宇对着周明根点了点头,“既然说到这里了,朕也不得不做些抛砖引玉的工作。”

    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地看着这位最高统治者,社会党幕后的实际控制者和真正的缔造者。

    “中华社会党通过为劳工争取合法合理的权益,实现社会发展的公平公正。他不仅服务于劳工阶层,也服务于国民整体。他的理论来源于东西方尤其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并以这些实践对古今中外一切思想文化成果进行了检验和扬弃。中华社会党认为实践是检验一切的唯一标准,反对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

    “中华社会党认为,评价社会政策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推动华夏社会的整体进步,而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纲领都要服从于这一标准。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下一个阶段。社会主义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不存在一个静态的,绝对的定义。社会主义本身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不平等到越来越平等,从不自由到越来越自由,从缺乏法治到越来越法治,从不公平到越来越公平。从依赖暴力到越来越文明的过程。”

    “中华社会党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中华社会党的目标,而只是手段。中华社会党以提升国民整体福祉为目标,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并完善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中华社会党反对以一个终极目标来作为最高信仰,反对以人作为工具来为目标服务。中华社会党认为。人本身就是目标。”

    “中华社会党认为。社会主义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也是因国家民族的差异,因当时国内和国际实际情况而有明显不同的。在现阶段,中华社会党相信。君主立宪体制,私有制和公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民族主义,市场体制,劳资协商对话,国家和社会共同建立的社会保障体制,以国家干预为主的社会财富再分配,保障国民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允许不同思想的存在和交流,鼓励创造。在法律框架内解决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须条件。”

    很多人都是耸然动容。

    “各位有什么问题?”

    “陛下,私有制……”汪兆铭嗫嚅着说道,“是不是还是强调一些以公有制为主体?”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公有制为主体?”

    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觑。

    “剥削……私营企业主自私……”

    “剥削是不可能被消灭的。”郑宇摇了摇头。“如果说私有制条件下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劳动者,那公有制就是国家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劳动者。”

    “可国家是全体国民的……”

    “真正掌握国家的,还是政府,或者说,官员。”郑宇平静地说道,“他们也是有私心的……政府需要掌握一些产业,但不应该是主体。政府进入的领域太多,在民营和国营之间。政府又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市场的公平就会被破坏。市场机制被扭曲,变成低效战胜高效。并且滋生**。”

    “如果国家未来要逐步走向民主法治,公有制就更加不能进入竞争性的领域。”郑宇说道,“公有制在**背景下演变为官僚经济,而官僚只能依靠行政管制和强制垄断才能应对市场竞争;公有制在民主背景下则演变为无效率的民主,因为公有制企业的管理者既没有**背景下的特殊权力来确保决策高效,也没有动力去提升效率。在这种民主加公有制的体制下,公有制会演变成真正的大锅饭,最后就是在沉重的负担和无所不在的低效之下变成福利社,然后走向崩溃。”

    “不要把私有制想象成某个大亨残酷压榨几万劳动者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郑宇笑了笑,“那种曼彻斯特式的资本主义早已是过去时。恩格斯本人说过,股份制的发展让这种实际上的公有制主导了资本主义。通过股份制,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同样可以享有很大一部分产出剩余。国家的再分配调节,民众参与的立法,都是对私有经济的制约。”

    “最关键的,公有制无法解决效率和进步问题。”郑宇坦然地说道,“生产资料国家所有,说到底就是政府所有,从管理者到劳动者都没什么归属感。在一个公有制官僚社会里,管理者唯一的动力是升官,那样他只会注重完成上级安排的生产任务,而无须关心长远的发展,也就谈不到持续创新,持续提高效率;在一个民主体系的公有制社会里,公有企业管理者做好了也升不了官,利润是国家的,也自然没有动力把企业做好,没有持续创新的推动力。自然也谈不到效率。”

    “公有产业适合在一些新行业中作为榜样,为私营企业的进入提供参考和激励。”郑宇说道,“再就是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关系全社会总体效率的公共事业,适合公有制。不要指望公有制来解决效率本身,他只能为发展效率提供辅助,而不能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以私营企业,尤其是股份制企业的利润冲动去进行市场竞争,实现效率提升,而以公有制为其提供保障和支持,再以政府,民意机关的立法和社会组织进行二次,三次分配,在效率提升的同时实现公平。”

    “让最合适的组织形式去做最合适的事情,这样才能持续提升全体国民的福祉。”郑宇坦然说道,“不要迷信所谓的金科玉律,更不要迷信一个建立在错误基础上的理论大厦。皇产搞了这么多年,公有制的效力和问题,如何综合发挥两者间的互补性,弥补其对立,我想我比你们都有发言权。”